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柳燕:凝聚向上力量,讓世界看見中國汽車

      發布日期:2021-09-03 20:11:43

      2021年9月3日-5日,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報社聯合主辦,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特別支持,日本汽車工業協會、德國汽車工業協會聯合協辦的第十七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以下簡稱泰達汽車論壇)在天津市濱海新區召開。本屆論壇圍繞“融合?創新?綠色”的年度主題,聚焦行業熱點話題展開研討。

      在9月3日 “智庫視點:汽車產業品牌向上發展形勢及實施路徑”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柳燕發表了題為“凝聚向上力量,讓世界看見中國汽車”的演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 柳燕

      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嘉賓下午好!

      很榮幸受邀參加泰達論壇智庫視點的會議環節,很高興有機會與各位嘉賓和行業精英們一起探討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的課題。

      “品牌向上”在汽車行業不是個新概念,我們說了很多年,也做了很多年,而今天我們再談這個話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有更積極、更現實的意義。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的節點上,中國汽車品牌向上有了更堅實的基礎、更有利的環境、更廣泛的共識、更明確的目標、更具體的行動。中國汽車品牌向上,正迎來最好的時機。

      在中汽協編制的中國汽車產業“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把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發展實現突破,定義為中國汽車產業下一個五年的發展目標之一。并在規劃文本中,闡述了為實現此目標的幾個主要支撐,即: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核心競爭力大幅提升,企業經營能力有所突破,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希望到十四五末期,出現世界級領軍企業和知名品牌。

      “十四五”期間汽車產業隨著轉型升級的不斷深化,將全面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未來幾年中國汽車產業持續發展,市場穩定增長依然是長期不變的趨勢。中國汽車品牌迎來真正充分競爭的時代:合資股比限制將全面放開,產業進入更加激烈的競爭環境,產業格局呈現進一步集中化的趨勢,中國品牌在消費升級的環境下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而我們認為中國汽車品牌實現向上突破,機會大于挑戰。

      從國家層面看:過去的幾年間,從《中國制造2025》,到《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再到《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都對中國品牌發展做了著重的強調,國家領導人更是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習總書記去年7月在考察中國一汽時,特別強調:“我們發展自己的汽車制造業,一定要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把民族汽車品牌搞上去。”這是對整個中國汽車行業的期望和要求。李克強總理對2021年中國品牌日活動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加強品牌建設、提升中國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是優化供給、擴大需求、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今年3月通過的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把培育中國高端品牌提上了議程,明確指出開展中國品牌創建行動,提升自主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對于中國品牌發展的重視和推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密集,更加有力度。

      從產業層面看: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快速發展為中國汽車品牌向上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國多年來持續支持和培育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營造良好環境,穩定的鼓勵性政策和龐大的市場需求為產業提供了先發優勢,政策牽引需求不斷擴大,汽車企業以需求為導向不斷提升技術研發,打造多元化產品,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形成了品牌新特征和新優勢,有望率先實現品牌突破。

      從企業層面看:中國汽車企業經過多年的技術沉淀和科技創新,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從產品設計、技術研發、制造品質、營銷服務等方面已逐步縮小了差距甚至已經很多方面已經比肩合資和外資品牌,在產業鏈融合發展、渠道模式創新、全新用戶關系等方面已經領先國外品牌;經過疫情的考驗,中國汽車企業更展現出了強大的發展韌性和內生動力,中國品牌已經到了厚積薄發的崛起時刻。

      從消費者層面看:隨著中國品牌口碑日益提升,國潮文化在年輕人中的興起,新生代消費者在選擇汽車時不再盲目追求品牌的國別,而對本土品牌更開放,對國貨品質更信任,對自主品牌汽車的整體體驗更認可。隨著新生代群體逐漸成為智能汽車時代的消費主流,中國自主品牌迎來前所未有的市場機會。

      我們認為,在今天這個時點上,再談品牌向上,它不再是飄在空中的高大上概念,或繪在紙上的遙遠藍圖,而是需要我們付出行動去實現的具體任務。

      管理學上有一句名言:如果你不能衡量它,你就無法管理它。既然品牌向上已經是一項高級別的重要任務,我們就有必要把它進行理解和分解,使之成為可了解變化、可跟蹤進程、可衡量結果的管理任務。

      其實我們泰達論壇上談論的幾乎所有話題,都跟品牌向上有關。廣義來說,所有的促進企業發展和產業進步的舉措都同時支持品牌向上。我們這里說的是狹義的品牌,指消費者層面的可辨識的視覺感覺等要素呈現,以及產品服務等具象體驗所形成的綜合感知。不同的企業和個體,對品牌向上有不同的理解和側重的方向。我認為對于品牌建設來說,從可量化衡量的角度,以下三個維度是重要支撐:品牌價值提升,品牌高端化突破,市場份額提升。略微展開解析一下:

      第一、品牌價值提升。品牌價值是衡量品牌的重要指標,品牌向上的目標之一,一定有中國汽車進入全球汽車品牌價值榜前列,才能說中國產生了世界級領軍品牌。而所謂品牌價值提升,要有參照系和評價體系。既然參與全球競爭,我們可能需要用國際通用的體系來了解我們跟國際品牌相比的品牌價值現狀,從而確定要努力提升的目標。我們看一下在全球品牌價值衡量體系中我們的位置。國際上有多個品牌價值評價機構,發布結果大致相似。我們這里引用一下國際權威機構BF公司2021年1月發布的全球品牌價值500強和3月發布的全球汽車品牌價值100強報告,關于中國汽車品牌價值,有如下主要信息:

      1、全球品牌價值500強中,吉利是唯一上榜中國汽車品牌;

      2、全球汽車品牌價值100強中,共有23家中國汽車品牌(含中國臺灣)上榜,數量為全球最多,品牌總價值約為人民幣1892.99億元。100強汽車品牌總價值約人民幣39388.85億元。

      3、中國汽車品牌的數量和總價值與自身歷史相比有明顯提升:自2014年來7年間上榜品牌從19個增至23個;百強中中國品牌的總價值增長了29%;

      4、中國汽車品牌與全球領先的品牌在排名與價值上仍有一定的差距。在全球汽車品牌價值百強中,中國汽車品牌數量占比超過20%,總價值占4.81%,僅為榜首品牌的47%。

      目前,國內還沒有能夠對全球汽車品牌價值進行評價和排名的權威發布。一些與此相關的評價體系已推出或正在開發中,比如,今年3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發布了汽車制造業品牌價值評價的國標,將于10月1日實施,中汽協是該標準的起草單位之一;今年7月23日,中汽中心在長春發布了《民族汽車品牌向上計劃》體系,提出了品牌評價方法創新模型,將構建“品牌力”測量體系和方法,研究民族品牌提升的影響機制,以推動中國汽車品牌向上,項目正在進行中,計劃明年輸出成果。

      第二、品牌高端化突破:這也是大部分中國自主車企一直以來努力要突破的領域。中國汽車品牌高端化之路可謂一路艱辛,前赴后繼。以往多年以來,擋在自主品牌向上之路上的天花板牢不可破,自主品牌只能在15萬元以下的市場互槍蛋糕。在汽車新四化的浪潮之下,以新創車企為代表的中國品牌迅速抓住電動化和智能化新機會,向高端化發起集體攻勢。右邊這張圖上可見,多個電動高端品牌平均價格突破了30萬,達到了燃油車時代自主品牌無法企及的高度。剛剛結束的成都車展上,新勢力豪華品牌高合宣布其HiPhi四座車開啟全國交付,80萬成交價成為中國豪華電動汽車價格新的天花板。

      第三、提升本土品牌市場份額。汽車強國的標志之一是本國汽車消費者購買和使用本土品牌汽車要達到較高的程度。中國品牌經過數十年發展和幾代汽車人的努力,已經在整體市場中贏得了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過去十年來,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穩定在40%左右,但近幾年也遇到發展瓶頸,出現較大的起伏波動。今年以來,又重新呈現逐月上升的良好態勢。我們今天談的所有的關于品牌向上的舉措,我們為品牌向上所做的所有努力,最終都必須要追求市場回報,要體現為市場份額的提升。

      這是我對于品牌向上三個落地維度的簡要解析。在推動品牌向上方面,中汽協將持續參與相關產業政策制定、開展產業重點領域研究等工作,并在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團體標準制訂與政策法規協調、數據應用與安全治理等方面積極開展相關推進工作。除此以外,還將在營造氛圍、保駕護航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我在這里稍微展開匯報一下我們在這方面的思考和行動,因為這是我負責的部分。為營造有利于中國品牌向上發展的健康環境和氛圍,為中國自主品牌的發展保駕護航,中汽協于2020年全新成立了品牌服務部,希望在促進品牌發展方面發揮協會的橋梁與紐帶作用。新部門成立后,我們一方面內部強化以汽車縱橫全媒體為主要載體的協會自身媒體的宣傳作用,外部加強與主流媒體的溝通合作,定期召開媒體溝通會,傳遞協會聲音,傳播行業正能量,另一方面組建了由主流中國汽車品牌營銷負責人組成的“中國汽車企業首席品牌官聯席會(CB20)”,作為與企業間的溝通工作平臺,旨在凝聚所有中國品牌營銷經理人的力量和共識,促進中國自主品牌建設的健康發展,為推動中國汽車品牌整體向上獻計獻策,實現共進共贏,提升中國品牌整體影響力。該聯席會已于5月10日正式成立。首批成員來自19家企業30多個品牌,覆蓋自主品牌銷量的90%以上。

      在成立儀式上,首任輪值會長、吉利控股高級副總裁楊學良代表CB20發布了510共識,提出了規范競爭,共同發展的八個堅持,既是中國汽車品牌的自律行為公約,也是品牌向上的集體宣言。

      這里也匯報一下CB20成立以來的已完成的幾項重點工作:

      首先是“看見中國汽車”-2021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發展專項行動,它是由工信部發起并指導、中汽協組織并實施、主流企業參與并執行的,汽車行業首個中國汽車品牌同一主題下的聯合活動。其中“看見中國汽車”—品牌巡禮全國行,由六個品牌接力完成,目前已經完成前三站活動,分別是:5月10日長安系中國品牌汽車第2000萬輛下線活動,5月23日比亞迪第1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活動,6月30日東風第5200萬輛汽車暨嵐圖FREE首臺量產車下線活動,即將開展的還有奇瑞新海外戰略發布、紅旗品牌文化活動、小鵬汽車智能體驗日活動等,六站活動聚焦不同的亮點,記錄一個個具有行業里程碑意義的中國品牌高光時刻,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中國品牌的成長故事,展示中國品牌發展成就,全面呈現民族汽車品牌蓬勃向上的發展的活力與實力。

      其次開展了線上線下論壇。5月10日,中汽協與知乎聯合策劃的主題為“看見中國汽車”線上圓桌論壇正式推出,參加品牌巡禮全國行的六家企業掌門人親自回答網友關注的若干關于中國汽車的熱點問題,圓桌引起知乎網友廣泛關注,累計獲得站內瀏覽量9200多萬。此外,全新創建的微博話題“看見中國汽車”瀏覽量達到792萬,網友圖片、視頻高頻互動,在“看見中國汽車”每站活動的高光時刻,多個自主品牌官方微博聯動祝賀,中國品牌官微相互之間互動點贊的全新氣象,得到媒體和網友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在6月18日中汽協主辦的“2021中國汽車論壇”線下論壇上,我們設置了主題論壇《讓世界看見中國汽車》,來自第三方權威機構、參加專項活動的六家企業、CB20執委會單位的嘉賓圍繞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的話題展開了務實又富有成效的討論。

      本著為企業服務的宗旨,CB20致力于解決成員共同關注的痛點問題。來自自主企業的聲音表明,中國汽車品牌實力已經極大提升,但公眾認知并不同步,媒體輿論導向不足。特別是以不良媒體惡意詆毀和敲詐引發的負面輿情頻發,是自主品牌發展環境方面的最大不利因素,對其進行制約和管控也是自主汽車企業對行業協會在品牌支持層面的最大訴求。

      這里展示最新的一個CB20行動案例。一周前的8月27日,CB20攜手長安、紅旗、吉利發布聯合聲明,CB20首個打“黑”行動取得成功。此前,應三品牌的聯合述求,CB20攜手三品牌,對于一個典型的惡意造謠詆毀自主品牌的自媒體,利用法律手段和集體力量,開展了聯合行動,得到了抖音平臺支持,下架了該系列視頻,禁閉了該賬號。該媒體于8月31日發布了公開致歉,并承諾守法運營。四家官微9月1日同時發出通報,行動收官。此事得到廣大自主品牌的點贊,也在自媒體界引起較大反響。我們借此傳遞了汽車行業和企業對不良媒體說“No”的旗幟鮮明的態度,用實際行動和集體力量,維護清朗的網絡環境,為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發展保駕護航。

      即將要開展的還有其他活動,比如為中國汽車品牌搭建與世界對話舞臺的 “Auto Vision China”國際汽車創意營銷大賽,為中國汽車品牌營銷事業培養接班人的“青年后浪營”,為品牌發展營造積極輿論氛圍的“中國汽車好新聞”活動等,敬請關注。

      作為行業組織如何為中國品牌營造健康發展環境出力,更好地推動品牌向上,業內并沒有現成的模式可循,我們的團隊也是在探索中前行,在實踐中完善,我們希望能夠擔當擔責,先行先試,為所應為。也真誠地歡迎各位領導、專家和企業嘉賓多多指正,多提建議。

      以上是我的分享。“群之所為則事無不成,眾之所舉則業無不勝”。我們相信,在強國戰略指引下,在品牌向上的共識下,在各級政府、行業組織、汽車企業和行業同仁持續的共同努力下,匯聚向上力量,未來一定可期。中國汽車品牌在不遠的將來一定能夠站到世界舞臺的中央,幾代中國汽車人為之奮斗的汽車強國夢想一定能實現!

      謝謝大家!

      本文根據泰達汽車論壇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閱,僅供參考。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_日日碰夜夜爽亚洲欧美_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_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精品专区一二三区 |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区 | 在线看日本中文字幕不卡 | 日韩亚洲欧美另类一区 |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在线 |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