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11日上午,比原定時間推遲了約一個小時,特斯拉“We,Robot”發布會姍姍來遲。現場,馬斯克乘坐一輛特斯拉無人駕駛出租車繞場一周。特斯拉將其命名為Cybercab。
據馬斯克介紹,特斯拉Cybercab沒有方向盤和踏板,成本將低于3萬美元。
“得益于自動駕駛技術,無人駕駛出租車可以降低用戶的出行成本,也可以降低機構的運營成本。”馬斯克現場表示,隨著業務的進一步鋪開,可能會逐步降低至每英里0.3至0.4美元。未來每個網約車司機可以管理10-20輛的Cybercab車隊。
盡管馬斯克為市場描繪了一個美好的前景,但不出行業所料,馬斯克不僅沒有發布行業期待的技術,就連特斯拉Cybercab的落地時間也要等到2026年。
此前,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在社交平臺公開表示,特斯拉無人駕駛出租車至少要到2027年一季度才能量產,FSD 可能也要到 2026 年后才能達到 L4 級別。
面對特斯拉的又一次“跳票”,《財富》雜志在社交媒體平臺上表示蘿卜快跑和文遠知行等公司已經在中國城市提供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現在正向海外擴張。
雪牛資本(Snow Bull Capital)首席執行官泰勒·奧根(Taylor Ogan)更是公開表示,蘿卜快跑無人駕駛汽車兩年前就落地了,最新一代無人駕駛出租車支持換電模式,成本已經不到3萬美元。
據了解,早在2022年,百度發布的無人車Apollo RT6,支持無方向盤和有方向盤兩種模式。今年5月,蘿卜快跑推出的第六代無人車已經開啟路測,并即將投入使用。此前,蘿卜快跑已提供超過700萬次安全出行服務。
10月9日,《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中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正尋求在海外市場推出其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以便將其競爭優勢擴展到中國大陸以外的地區。
知情人士稱,蘿卜快跑希望在新加坡、中東等地測試并部署其無人駕駛出租車。知情人士透露,蘿卜快跑一直在與這些地區的企業和監管機構討論相關計劃。
蘿卜快跑內部人士表示,蘿卜快跑還計劃發布Apollo自動駕駛開放平臺 10.0版本,該版本“專為全球用戶設計”。
據悉,Apollo自動駕駛 10.0版本將搭載百度最新的自動駕駛大模型ADFM(Autonomous Driving Foundation Model),這一升級將大幅提升自動駕駛開放平臺的安全性、智能化和易用性。
這也將成為全球首個搭載大模型的自動駕駛開放平臺。
早在今年5月,百度就在Apollo Day上發布了全球首個支持L4級無人駕駛應用的自動駕駛大模型Apollo ADFM,可以兼顧技術的安全性和泛化性,做到安全性高于人類駕駛員10倍以上,實現城市級全域復雜場景覆蓋。
不同于馬斯克的屢次“畫餅”,中國相關產業配套和政策正推動以蘿卜快跑為代表的中國在無人駕駛公司快速發展。
首先,中國汽車市場足夠龐大,便于自動駕駛在部分領域率先實現落地應用;其次,中國基礎設施配套齊全,車路云一體化及通訊基礎設施優勢明顯;最后,相關政策法規日臻完善,高精地圖、激光雷達、車載計算芯片等自動駕駛相關技術已趨于成熟。
不過,自動駕駛綜合了人工智能、通信、半導體、汽車等多項技術,涉及產業鏈長、價值創造空間巨大,已經成為各國汽車產業與科技產業跨界、競合的必爭之地。特斯拉Cybercab的發布也將中外無人駕駛領域的技術競爭推向白熱化。
“我國自動駕駛技術在國際上處于領先水平,應該積極支持產業發展,進一步加強技術優勢,在技術應用、政策法規、產業發展上實現全面領先。”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王先進表示,自動駕駛是國際科技競爭的前沿陣地,對打造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并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取得領跑優勢,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