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再起:L4是騙人的?

      發布日期:2024-04-07 15:09:28
      本文章來源于《中國汽車報》,作者王金玉
      一邊廂,廣汽集團聯手英偉達打造L4級自動駕駛汽車,并稱于2025年落地商用。文遠知行與聯想車計算達成戰略合作,將共同推進L4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研發;一邊廂,元戎啟行首席執行官周光公開抨擊L4自動駕駛,稱其是騙人的。他說:“我們以前也是L4公司,在2022年決定不搞L4,這玩意兒就是騙人的。”曾經的L4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公開放棄L4,并認為這是沒有商業價值的騙局,讓關于L4的爭論再起。不過分析來看,本質上,包括L4在內的高級別自動駕駛,其受爭議的關鍵還在于是否能找到適合的商業模式。

      “L4就是畫一個地圖出來跑”



      周光之所以稱L4是騙人的,關鍵就在于,他認為L4就是畫一個地圖出來跑,“沒有任何商業模式”。周光表示,自動駕駛企業要和車企一起合作,打造能量產的高性價比汽車。從客戶的角度出發,打造客戶日常可用的自動駕駛。其中,全時全域是最基本的。而高速NOA、L4之所以不能被廣泛使用,關鍵在于其不是全時全域的,只在某固定區域使用,或只在高速路上可以使用。他認為,自動駕駛企業必須做好工程化能力,做好量產,才能生存下來,而不是做只能在一個固定區域跑的產品。

      周光公開指責“L4是騙人的”,之所以引起如此高的關注,關鍵在于其創辦的元戎啟行最早便是研發L4的企業。2021年,元戎啟行曾宣布推出成本在1萬美元左右的L4自動駕駛軟硬件方案,包含5顆固態激光雷達和8個攝像頭。周光本人還曾在深圳CBD的晚高峰道路上公開實踐了這一方案:一小時的晚高峰上路行駛,全程零接管。

      然而,未等到技術量產,元戎啟行很快就調整了業務方向,于2022年轉向L2。今年,元戎啟行還計劃借助騰訊導航地圖,將無圖(高精地圖)高階智駕量產上市,還將搭載端到端模型。元戎啟行表示,之所以放棄L4,而轉向與車企合作一起推進L2,是出于企業自身的發展訴求和業務需要考慮,隨著端到端技術不斷成熟以及產品方案量產后不斷獲取迭代數據,企業的研發方案也會不斷提升。周光強調,“端到端”相比傳統智駕方案更優越。

      “L4級別自動駕駛,本身就是在局部范圍內使用。這也是自動駕駛目前發展的現實。”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研究員王羽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在乘用車領域,因為更為復雜的城市工況,L4還未能實現規模化商業運營,這也就導致相關企業的產品難以大規模量產,尚處于示范應用的探索階段。但在商用車、專用車等特定使用場景下,L4產品已經可以實現規模化商業運營。在復雜城市路況下,目前的自動駕駛技術尚無法完全應對所有路況的需求,而且法律法規也還不允許,也因此,L4只能在局部道路行駛。“說畫個地圖在跑有點極端,但也是行業面臨的現實情況。”他說,導致元戎啟行在內的自動駕駛公司放棄L4改做L2的根本原因是企業生存問題,在L4大規模量產遲遲未能兌現之際,企業為了生存不得不向能快速大規模量產的L2產品和解決方案妥協,這是企業的生存選擇。周光的“反水”也是為了企業的生存,反映了自動駕駛行業目前面臨的問題,但并不能代表L4就沒有商業價值。事實上,有很多企業仍在大力推進L4自動駕駛的落地。

      圖片

      局部、特定環境下已經實現L4



      與周光公開抨擊L4不同,一些自動駕駛公司仍在大力推進L4的落地。3月19日,廣汽集團與英偉達宣布合作,共同打造L4級自動駕駛汽車。昊鉑下一代L4級自動駕駛汽車將搭載NVIDIA DRIVE Thor雙芯片,預計2025年實現量產。據了解,昊鉑汽車將利用NVIDIA DRIVE Thor雙芯片的2000TOPS算力,率先實現L4級別自動駕駛。

      同一天,文遠知行也官宣與聯想車計算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打造L4級別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推進自動駕駛在多場景的商業化落地。據了解,此次雙方合作的L4級別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以聯想車計算L4級自動駕駛域控制器及解決方案AD1為基礎,結合文遠知行自動駕駛通用技術平臺WeRide One。該方案具備車規級要求、功能安全、冗余安全設計、融合可擴展等技術特點,可滿足客戶不同需求,適用于自動駕駛多種場景。

      對于L4自動駕駛的落地,合作推進各方都表示出較強的信心。文遠知行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韓旭強調,文遠知行具備L2~L4不同等級的自動駕駛技術能力和商業落地經驗。此次合作,將為全球客戶帶去更優質的智能駕駛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聯想集團副總裁兼車計算負責人唐心悅也表示,在聯想集團AI for All的戰略指引下,聯想將深耕汽車智能化場景,為自動駕駛的應用和普及添磚加瓦。

      根據外媒報道,日前,大眾汽車也宣布與以色列自動駕駛公司Mobileye合作,共同著手研發L4級自動駕駛技術,并計劃成為首家將這一級別自動駕駛汽車批量生產的汽車制造商。大眾給出的時間表是,2026年開始在道路上投入使用。

      事實上,在商用車領域,具備L4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已經在港口、礦山等特定環境下實現了商業化運營。公開信息顯示,早在2022年,就不斷有港口、礦山采用L4自動駕駛車輛,原因在于這些特定場景屬于封閉或半封閉環境,部署自動駕駛技術相對簡單,能夠較早達到安全性、通用性和商業化的需求。東風商用車稱,東風商用車L4無人集卡已在廈門港、百色龍邦口岸、武漢陽邏港進行常態化運營,2023年1月至今已運營超過10萬個標箱作業。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長安凱程董事長彭陶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在商用車領域,L4級自動駕駛產品和解決方案早已落地應用,但受法規等方面的限制,L4級別自動駕駛產品尚無法大規模投入使用,這也是乘用車領域無法實現L4的一大現實制約。“目前的法規條件下,L4自動駕駛無法落地,只能在局部地區運行。”一位自主品牌車企負責人強調,L4要想真正實現商業化運營還需技術和法規等各方面進一步協調推進。

      圖片

      L4規模化商業運行尚待探索



      王羽強調,在自動駕駛的實踐中,商用車、專用車一直走在市場化前列,這也和不同車輛的市場需求有關。本質上,商用車、專用車有著提高運輸效率,降低成本,尤其是解決人力成本等現實需求,而且局部地區路況比較簡單,相對比較安全;乘用車面對的是提高出行效率,解決人類出行問題,質量和安全是前提。目前,面對乘用車的復雜使用場景,相關技術尚無法全面解決,尚需探索。

      “任何科技的發展都必須與時代共軌并行,在逐步磨合的過程中成長,不可能一蹴而就。”王羽表示,就像10年前的電動汽車,也面臨各種問題,無法大規模市場化推廣。但經過多年發展,技術、產品、使用環境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才有了今天電動汽車的快速市場化發展。同樣的,自動駕駛目前也處于探索階段,L4自動駕駛在商用車、專用車等特定使用場景下,可以進行商業化試運行的探索,而在乘用車領域尚無法實現大規模市場推廣,還需要技術和產品的進一步提升,甚至法規的調整。但這并不代表L4就沒有商業前景。“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技術問題,客觀地對待產品升級。”王羽如是說。

      面對L4無法在乘用車領域大規模量產的現實制約,相關自動駕駛公司為了生存不得不尋求不同的發展路徑,這也是包括元戎啟行在內的企業改弦更張做L2的主要原因。還有企業選擇與車企合作,接受企業的投資,助力企業自動駕駛技術水平的整體提升。更有企業專注于商用車某一領域,專注于特定場景的車輛運輸需求,先實現產品量產上車,以謀求企業生存的機會。但這并不意味著L4的研發陷入停滯,在尋找新的生存路徑的同時,大多數企業并未完全放棄對L4自動駕駛技術的儲備,而是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驗證產品和技術,為將來可能出現的市場需求做準備。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_日日碰夜夜爽亚洲欧美_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_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丁香七月色婷婷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影院 | 中文字幕手机在线视频不卡 | 中文字幕乱码激情视频 | 中文字幕看片在线a免费 | 亚洲欧美中文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