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取消限購要動真格

      發布日期:2024-06-11 14:15:23
      圖片

      近年來,一些城市對購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依然存在一些限制措施,有的城市要求繳納若干年社保才能購車,有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參加搖號。以至于在某些嚴格限購的城市,不少消費者連續搖號10余年依舊未嘗所愿。

      5月29日,國務院印發的《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要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車購買限制。其中,對于取消限購的表述由“逐步取消”替代了以往的“因地制宜優化”。

      01

      政策再加碼 從“優化”到“取消”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汽車保有量在600萬輛以上的城市中,有1/3城市實施汽車限購;汽車保有量500萬輛的城市中,有一半城市限購。部分限購城市中,如深圳、廣州、杭州的汽車保有量已遠遠落后于其他非限購城市。

      目前,各地新能源汽車限購政策形式多樣、措施不一。有的城市新能源汽車個人排號需要等待約40年,堪稱全世界管控最嚴的城市。這并非夸大之語,至今實行汽車限購政策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天津等地。據不完全統計,深圳2024年第一期個人搖號中簽率為0.248%,2024年第二期個人搖號中簽率約為0.255%。相對而言,海南搖號中簽率最高,接近95%。而杭州規定,如果72次搖號不中,則可直接買車。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孫全澍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限購,以往政策多是“因地制宜優化”,而此次《方案》則明確提出“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車購買限制”,表述更為明確,這是重大轉變。

      2023年7月,國家發改委等13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出,優化汽車限購管理政策,因地制宜增加年度購車指標投放。同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措施的通知》提出,已實施限購的地區因地制宜優化汽車限購措施。2024年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又一次要求因地制宜優化汽車限購措施。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特別是對于經濟企穩回升有著重要支撐作用。在這樣的情況下繼續采取限購,無論從宏觀經濟還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上看,都得不償失。所以,逐步取消汽車限購,目的不僅是充分釋放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也是拉動經濟增長成本低、見效快的有效手段。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逐步取消新能源汽車限購政策有望進一步提升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他表示,2024年,我國汽車總銷量或將達到31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或將達到1150萬輛,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在2025年超過50%。如果繼續實施限購,將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及經濟穩健增長帶來抑制作用。因此,政策從“優化”變成了“逐步取消”,但北京、上海情況特殊,取消限購的難度依然較大。

      02

      拉動經濟增長 見效快、成本低

      日前,央行、住建部等多部門聯合出臺了降首付、降利率、放寬限購等多重利好政策,推動房地產市場回暖,但政策刺激能產生多大拉動效應還有待檢驗。與此同時,網絡上關于“以新能源汽車取代房地產作為經濟支柱”的聲音此起彼伏,因為放開汽車限購成本低、見效快。

      孫全澍認為,盡管房地產與汽車兩大市場都在放寬限購,但成效差距卻依然較大。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新房銷售額為11.7萬億元,同比下降6.5%;而同期汽車的銷售收入約為10.1萬億元,同比增長12%。目前階段,房地產消費進入循環周期的低谷,但汽車特別是新能源汽車消費正處在持續上行的階段,且從政策到市場有諸多利好因素,產業本身也具備整體領先世界的先發優勢,新能源汽車消費呈現良好態勢。如果相關城市能按照《方案》部署取消限購,將極大提振新能源汽車消費,使其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舉措。

      相較于房地產,汽車產業鏈更長,對經濟和就業的拉動作用更明顯。浙江財經大學現代消費研究中心研究員付亞霖表示,一方面,汽車行業有“3個10%”,2023年,汽車產業稅收超1萬億元,占全國稅收總額的10%;汽車相關從業人員超過4000萬人,占全國城鎮就業人口的10%;汽車零售額超過4萬億元,占社會零售總額的10%。雖然體量上沒有房地產大,但也足以稱得上是國民經濟的支柱。而且目前汽車特別是新能源汽車消費成為當前消費的一大熱點,汽車消費占居民非食品類商品消費的比重達19.3%,是占比最高的支出項。另一方面,汽車市場“價格戰”導致產品售價越來越低,這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技術進步帶來的。此外,汽車是典型的長周期耐用消費品,換車需求的釋放持續時間更長。而眼下無論是換購還是新購,看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越來越多。因此,眼下取消限購是為新能源汽車消費再添“一把火”的最佳時機。

      房價下行給汽車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024年以來新房銷售額下降超過20%,這是車市促消費的良機,目前的居民消費不支撐持續的高負債,因此樓市降溫有利于車市發展。”崔東樹分析,2023年汽車銷量與房地產銷量關系是37平米房/1輛車,2024年初繼續下降到28平米房/1輛車。汽車是中國城鄉家庭惟一沒有全面普及的消費品,近年來國內乘用車市場總體回暖,消費環境逐步改善。2024年,由于以往汽車消費基數較高,汽車市場增長壓力較大。因此除了減免購置稅、汽車下鄉等措施之外,取消限購可以更好地拉動新能源汽車消費,促進經濟增長。

      廣東城市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崔浩平認為,與房地產相比,汽車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市場有獨特優勢,國內國外兩大市場增長潛力巨大:一是取消部分城市限購帶來的增量,另一個是海外市場成為新增長極,可以構建新能源汽車消費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大環境,這是房地產消費無法比擬的。

      03

      能否“1人多車” 呼吁全面放開

      《方案》提出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車購買限制,其中是否取消對購買數量的限制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付亞霖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長,道路交通基礎設施面臨較大挑戰,城市面積是固定的,不可能無限地去建設公路和交通基礎設施,由此帶來了大城市承載能力有限的現實問題。在這一矛盾難以解決的情況下,部分限購城市規定每人名下甚至每個家庭只能擁有一輛汽車,即使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車購買限制,不再搖號或不再設置繳納社保等條件,也難以允許“1人多車”,否則,道路擁堵將更加嚴重。

      但也有觀點稱,放開就意味著全面放開,不再人為設置任何限制。“按照《方案》的規定,取消限制就不應該再以各種理由設置任何條件,否則就是與政策相悖?!贝藓破秸劦?,一方面,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空前活躍、正處于向上突破的關鍵階段,部分城市限購新能源汽車,阻礙產業的發展,也無助于經濟爬坡過坎;另一方面,在迫切需要提振市場消費的背景下,無論是部分城市限制購車,還是規定“1人1車”或“1戶1車”,都是抑制消費的逆勢之舉。《方案》出臺的目的就是為新能源汽車消費徹底松綁,相關城市不能再以種種借口阻撓政策落地。

      其實,在多輪政策推動下,一些限購城市正有序放寬新能源汽車購買條件?!皯摻琛斗桨浮返臇|風,把取消部分城市新能源汽車限購政策的宗旨落到實處。”孫全澍表示,自2023年以來,一些限購城市正在逐步降低購車門檻,如上海增加了新能源指標的投放;廣州、杭州都在對限購有所放寬;今年5月,深圳發布的《關于調整新能源小汽車增量指標申請條件的通告》中提出,取消非深戶籍人員申請新能源小汽車增量指標社保限制,放寬名下僅有1輛在深圳市登記的小汽車個人申請混合動力小汽車增量指標的條件限制。由此,只要是深圳居民或持有深圳居住證,即可申請新能源小汽車增量指標;而已有1輛深圳牌照汽車的個人,還可以再申請購買1輛混合動力小汽車。此前,消費者在深圳購買新能源汽車,需要連續在深圳繳納24個月以上的社保。

      04

      新增、換購需求大 利好產業發展

      “如果北京、上海等城市取消限購政策,汽車消費將有顯著增長?!备秮喠乇硎?,如果全面取消限購,按保守數額計算,以每個城市每年增加100萬輛新能源汽車計算,8個中大型限購城市就有800萬輛潛在需求,帶來的消費增量將達到6000億~1萬億元,約為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0.5%~1.2%。

      記者調查發現,對于取消限購,很多消費者希望政策能一步到位。上海消費者宗成濱向記者表示,現在的新能源車品質好、使用成本低。城市居民具有一定的購買力,越來越多的人都希望擁有一輛新能源汽車,或者將其作為家庭的第二輛車。

      “如果取消限購(包括購車門檻和購買數量),即使有50%用戶新購新能源車,對整個產業的帶動作用不可估量。”崔浩平談到,新能源汽車增多,必然會帶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并惠及上下游產業鏈,這一巨大的經濟效益難以用數字來計算。

      05

      完善使用管理帶動產業鏈升級

      取消限購后,城市會面臨更加擁堵的道路交通環境嗎?“車多了必然擁堵,或許要從目前每天限行2個尾號升級到單雙號限行?!北本┸囍鲝堈架娤蛴浾弑硎荆绻麊坞p號限行,會迫使一些人或家庭購買第二輛車,總體上車會越來越多。但也有消費者認為,一旦取消限購,消費者可能不急于購車,或者因為交通擁堵而不愿購車了。

      崔浩平認為,如今很多地方已經在著力布局建設智能交通及智慧城市、車聯網,這是現階段乃至將來解決交通擁堵的出路。智慧城市將從交通基礎設施入手,連接車路云網端,其中依托道路感知系統,以交通大模型來實時監測并預測交通流量,從而對交通作出導流規劃,并根據路口流量進行紅綠燈智能控制。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最大限度利用道路資源,優化交通流量,減少交通擁堵。

      一旦新能源汽車限購取消,將給整個交通體系帶來一系列巨大挑戰?!斑@就要求相關部門從管‘購買’轉向管‘使用’。”付亞霖表示,汽車限購的核心目標是總量控制,短時間內見效快,但副作用是給汽車消費造成長期梗阻效應,同時很難對已購汽車的使用強度進行調節和引導。推動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必須借助市場化手段和交通精細化管理的力量??梢越柚毡?、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利用差異化停車費,對大城市核心區小客車使用強度進行調控。

      逐步取消新能源汽車限購,加強使用環節的管理是促進汽車產業發展、提振消費的重要舉措?!皩κ褂铆h節的管理包括新能源汽車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北方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員曾文翔表示,全生命周期管理不僅包括停車場、充電樁等設施建設,也涵蓋了二手車交易便利化、自主品牌技術提升、上下游相關產業的拉動以及使用環節的收費標準等,都需要統籌推進、精準施策。其核心就是要遵循汽車市場的經濟規律,增強汽車消費對拉動內需、激活消費潛力、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

      (本文來源于中國汽車報,作者趙建國)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_日日碰夜夜爽亚洲欧美_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_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 |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综合 | 日本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久 | 亚洲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ⅴs日韩在线 |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不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