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兩會
2021年3月4日-11日
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閉幕。作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的汽車業,依然是今年熱議的焦點之一。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為汽車行業發展建言獻策,帶來了關于芯片、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等與汽車業發展息息相關的真知灼見,這些議案、提案和建議涉及到汽車業的各個領域,下面就讓我們看看代表、委員們發出了哪些汽車強音。
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一汽集團董事長徐留平:
統一換電標準,規范汽車改裝
建議明確汽車行業碳中和、碳交易的標準,出臺達峰目標、路線圖、行動方案和配套政策。
建議國家構建智能網聯汽車統一數據平臺。
建議國家層面制定統一的新能源汽車換電標準。
建議國家完善商用車遠程監控標準,促進國六環保法規順利實施。
建議國家建立規范的汽車改裝管理制度。
建議國家采用新基建、新技術解決好停車難、泊位資源整體利用率不高等靜態交通問題。
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東風公司董事長竺延風:
修改自動駕駛立法,擴大開放高精地圖
我國現有法規對自動駕駛汽車上路等存在規制,支撐智能網聯汽車運行的公共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高精地圖的國家體系尚未形成,高度自動駕駛(HA)產品在各試點示范區的認證還缺乏統一標準。因此,建議完善相關立法,穩妥有序推進道路開放;完善車聯網交通設施,擴大高精地圖開放應用;加強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范區的認證互通和數據共享,形成國家級數據中心。
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
設立“積分池”,鼓勵主機廠使用國產芯片
建議用電子合格證取代紙質車輛合格證,懇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推廣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電子發票。
建議設立“積分池”管理機制,調節積分供需,建議國家電力企業牽頭建立新能源汽車與電網互動的標準體系。
建議設立汽車產業核心芯片及生產設備國產化重大專項,鼓勵主機廠試用或大規模應用國產汽車主芯片。
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
扶持頭部芯片企業,網聯數據備案管理
單靠市場很難推動車規級芯片國產化,需要形成政府牽頭,整車企業聯合,針對頭部芯片企業開展重點扶持的策略。建議針對高技術門檻芯片,設立聯合攻關項目,由政府、企業分攤研發資金。
建議設立準入制度,智能網聯汽車數據由國家相關部門備案管理。
建議明確氫能牽頭部門,單獨形成專項的法規政策。
建議針對“車電分離”所涉及的產品公告、車輛登記注冊、稅務、保險等完善相應政策與流程。
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
精準扶持汽車電子零部件,將車輛召回納入年審
建議完善現行法規,確認“機器駕駛人”的法律主體資格,且在保障單車智能的同時,更多支持車路協同。
建議加大對汽車電子供應鏈的精準扶持,制定并落實汽車半導體及關鍵電子零部件的專項鼓勵措施。
建議將車輛召回納入年審范圍,賦予交通部門相關執法權。
建議加強汽車報廢監管,推動零部件再造。
建議明確自動駕駛責任承擔主體,推動相關保險體系完善。
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
開放L3級路權,放寬政府采購用車限制
建議制定國產車載芯片技術路線發展綱要,成立芯片創新平臺。
建議設立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測試準入互認機制。
建議加強規范租賃市場二手新能源汽車交易。
建議開放L3級自動駕駛在低速行駛下的路權,鼓勵L3級先行先試。
建議政府采購用車取消1.8L排量和指定轎車的限制,改成指定采用中國品牌的SUV或者轎車。
建議適當放寬汽車金融公司零售業務范圍,同時允許其設立異地分公司。
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
將車輛工程學科升級為一級學科
車輛工程是以道路車輛、軌道車輛和軍用車輛等運載工具為研究對象的交叉應用型學科,此前一直是機械工程之下的二級學科,這體現了傳統車輛以機械為主要特質的產品屬性。如今,在“新四化”的推動下,車輛工程與諸多現有一級學科的內容緊密關聯,顯示出多學科“深融合、強交叉”的突出特點。因此,建議國家及有關部門將車輛工程升級為一級交叉學科。
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
推動電動汽車鐵路運輸,放寬電動貨車質量和長度限值
中國新能源車出口主要通過海運方式,但相較海運和陸運,鐵路運輸有巨大優勢。建議對現有標準進行修訂,使電動汽車、鋰電池散件能夠通過鐵路運輸,并可考慮開通專用班列。
為解決貨車電動化法規障礙,建議每裝備1kWh電量,車輛最大總質量限值在原來基礎上增加10kg;建議對采用換電模式汽車列車(鉸接列車)整車長度限值補充規定為18.5m。
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
強化氫能基礎研發,加快修訂L3級及以下法規
建議對擁有科技研發和自主創新力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給予財政、稅收等利好,鼓勵一部分優質企業加快“走出去”。
建議完善國家級氫能頂層設計,政府引導加大氫燃料電池基礎科研投入,鼓勵相關高校、企事業單位,以及氫能、燃料電池、整車企業等產業主體強化研發。
建議加快修訂L3級及以下智能網聯汽車法律法規,允許相關汽車合法銷售、使用。
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
將電化學儲能納入“十四五”, 加強鋰電池知識產權保護
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新能源+儲能大有作為。可考慮將電化學儲能作為國家新型基礎設施,納入國家和地方“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
為了解決企業維權難問題,建議從三個方面加強鋰電池行業知識產權保護,分別是:深化證據保全制度規則;通過知識產權特別審理程序等提高審理效率;加快出臺商業秘密保護制度。
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漢馬科技總經理劉漢如:
將甲醇汽車納入新能源范疇,發展氫能發動機
建議對于換電重卡,計算車輛最大總質量采用車電分離模式,動力電池質量不計入車輛重量。
建議對GB1589-2016中汽車及掛車的二軸組及三軸組最大允許軸荷以及最大總質量限值進行修改,加以提升。
建議將甲醇汽車正式納入新能源汽車范疇,予以支持。
建議將氫氣內燃機納入氫能發展戰略,鼓勵進行氫氣發動機及車輛的研發,希望國家給予財政和政策支持。
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天能股份董事長張天任:
支持電池回收“白名單”企業
針對電池回收難的問題,建議嚴格回收再生企業的準入門檻,支持“白名單”企業做大做強,嚴厲打擊把廢電池出售給沒有處置能力的無資質企業或二手經銷商;針對規范回收企業缺少進項票的問題,建議給予稅收抵扣;向合規的磷酸鐵鋰再生利用企業提供政策補貼。
希望國家持續推進汽車的以舊換新,并給予新能源汽車更多政策支持,包括繼續免征購置稅、公共領域電動化、扶持基礎設施等。
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
為自動駕駛開辟合法路徑
建議國家層面加大政策創新力度,為自動駕駛規模化商用開辟合法化路徑;建立由各級政府、產業界和學術界共同參與的自動駕駛規模化商用推進機制;加速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化進程;鼓勵企業加大自動駕駛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研發。
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祎:
將網絡安全系統列為標配,鼓勵“白帽黑客”
智能汽車聯網帶來的安全隱患非常大,建議把網絡安全系統像“安全帶”一樣列為智能汽車標配,并推進智能汽車網絡安全強制測試,強化數據監管。
網絡安全行業特殊人才是國家的寶貴資源,俗稱的“黑客”通常具有過人的網絡安全天賦和能力,希望國家采取特殊人才認定和激勵政策。
文:張冬梅 編輯:藺天子 版式:蒙軒 齊萌